况。”不知什么时候,李晓琴已站在女牢的第一狱门里,起现场直播。开场白刚讲完,杨惠娟就在第一狱门停脚步,她略略分开双,镇静地等候敌人给她上脚镣。
这时李晓琴又开始讲解:“女警官开始给杨惠娟脚镣了。大家可以看到这副脚镣的两个镣环之间共有9节铁链,据狱方介绍全重4公斤。在临全时杨惠娟5公斤的脚镣,为什么现在要减轻1公斤呢?原来专门为杨惠娟设计镣铐的技术人员,通过对她能状况的全面分析,确定她能正常行走的极限镣铐重量是34公斤。考虑到她最终要上包括两副脚镣在的十镣铐,所以将第一副脚镣的重量作了适当调整。当然与她以往过的脚镣相比,重量减轻的同时,镣链度也从60厘米缩短到50厘米。无疑这会对她走路时的步距有一定限制。”
就在李晓琴不厌其烦地向观众介绍着脚镣的技术细节时,女看守非常小心地蹲来,先右后左的顺序将脚镣上的镣环分别锁在杨惠娟的两只脚踝上。然后站起来说:“你可以去了。”杨惠娟试着迈了两步,觉镣环的松十分合适,既无到限制脚踝的血循环,也没松到磨肤的程度。看来技术人员在这副特意为她打造的脚镣上,要比以前仓促给她的均码脚镣了更多的工夫。只要镣环合适,脚上4公斤的负荷对杨惠娟来说纯属小菜一碟。她从容地走第一狱门,步伐稳健,如果没有镣链曳地的铿锵声,本看不脚上已经有了一副重镣。随着杨惠娟,吴正森和四名负责监押的女刑警也走第一狱门,他们和李晓琴及包括“女烈镣铐发烧友”在的三名新唐电视台摄像记者一起,成为杨惠娟狱仪式全过程的现场目击者。等有关人员全了第一狱门,这扇黑的铁门就从里面重重地关上了。
装有电网的院墙离女监狱楼还有30米的距离,中间围的一大块空场,正好供女犯们平时放风之用。女监狱楼的两扇大门一向东一向西,与朝南开着的院门都保持着90度的关系。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劫狱者或逃跑者增加难度,但却也延了狱者的行走路线,被规定从西门女监狱楼的杨惠娟,就必须走过四分之一的院落。镣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,本在午休的女囚们纷纷来到杨惠娟经过的窗前,透过三重铁栅栏察看着外面的动静。看到一名漂亮女主持、三摄像机跟随,女囚们判断来者必有背景。她们争相询问,一时间女监狱楼闹了起来,最后女狱警们不得不集动维持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