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她国家接,姬无拂敢打包票全世界都没有比大周更盛的国家,但是送去只是承载数千人的船只,领人不一定要懂得航海知识,最重要的是知如何与夷人,甚至应该略通军事。
工匠兴奋地向秦王介绍大海船上的设施,诸如密隔舱、车船、平衡舵之类:“……载客千人不是问题!”而秦王皱着眉端详良久,半天没说个肯定的话,工匠惴惴不安:“大王是何不满意?”
绣虎手整理秦王衣袖,低声提醒:“大王,这船如何?”
姬无拂恍然回神:“好,就用这样的吧。最近多带着船员海,先适应着,我瞧瞧能不能从哪里调动借军来帮着练练。”
天兵只能由皇帝的兵符调动,姬无拂不可能将秦王府里几百号护卫都填海船里,这事只能再找皇帝商量。为了加大筹码,姬无拂在冼暄的辅助,画了一张半成品世界舆图,夹在信中送往新都。这封信不再单走陆上,而是从广州沿着海岸线往东南方向,杭州走路抵达山,往后再是驿站快递送。
这次沿着来路再返回的,除了皇帝许可的旨意,还有今年的武举状元曾海明,以及作为母亲再一次促女儿回家,不要错过年节。附带一书玉照亲笔,端王与王妃先后病逝,不日发丧。
第242章
端王与端王妃是宗室硕果仅存的辈, 姬无拂理当赶回新都送丧。但是现在正是夏秋转换的时节,尸无法留存太久,姬无拂与端王又是三族开外的亲戚, 玉照也不会专门为等她而将老人的棺椁停不发丧。这样一想, 既然注定见不到面,似乎也没必要一定赶回去。
姬无拂收起书信, 半步不耽搁地找武状元曾海明。曾姓在都城不常见, 姬无拂耳熟的只有一家, 齐王驸曾氏以及姬宴平宋王府的曾孺人, 据说也是历来女主外的老门。
武举名授武官校尉,姬无拂称呼对方为曾校尉, 初见面时尚且未注意曾海明面容量, 现在仔细端详, 见对方量六尺余(一米八多)、气度不凡,便更确信曾家对女儿的教养。
曾海明叉手与秦王寒暄罢,细细说起自己对于之后海路一途的打算, 来路上手不离书,对海事与天象颇为熟悉,是。
姬无拂听完并没有不满意的地方, 行船是船与船员的事,曾海明稍微懂得一些, 不去轻易涉行船,就足够了。
两人一起欣赏修缮一新的海船,姬无拂又为她介绍副官冼暄:“宋王举荐、圣上钦曾校尉来此,想必一路上已经有人为你说明事宜了, 说来这仅是我一时兴起,但毕竟事关数船人命, 如有不合宜之,务必留心。此外,我有些需要的什需要你们留意,也不求一次便带回,首次海第一要便是小心。至于旁的,我也是纸上谈兵,一切就都给曾校尉了。”
“暄见过曾校尉。”冼暄为人八面玲珑,懂得大语言,凭她的在岭南又有些声望,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了。这样的人才,曾海明无可挑剔,与冼暄彼此见礼,互通姓名家世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