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载APP
  1. 首页
  2. 精品其他
  3. 高阳古今小说集(共六册)
  4. 凤还巢

凤还巢(5/10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锡元不作声。吴宁当然亦不便再说,告辞回家,将陈锡元的念,当笑话讲了给他妻听。

过了几天,冯二娘又来了。吴宁不在家,由吴太太接待,谈到小哥的路,娘的很着急。她说她自己靠十指刺绣为生,无法束孩,小哥整日在外闲此以往,必趋,如何得了?

为了安她,吴太大便说:“机会倒是有一个,不知成不成!”

听说有机会,冯二娘喜不迭地问:“吴太太,你说的是哪一家?”

“是我家相公的同事,姓陈,今年四十多了,还是孤家寡人一个。为此,收养你家小哥有为难。”

“怎样为难呢?”冯二娘有些不解。

吴太太说:“十岁的孩,总还要有个娘照料。陈相公一个人,不是不方便吗?所以——”她笑笑不说去了。

冯二娘看了她一,低去,一双的睫不断闪动,看样是意会到了她那未曾说来的一些话。

“我想,”冯二娘终于抬,“那位陈相公,虽不曾娶太太,家里总也有丫老妈服侍?”

“只有一个老底人替他饭。”吴太太说,“这位陈相公我也不懂他,手里总有一两千银,舍不得穿,舍不得吃,没有太太自然也没有儿女,有了钱不知有啥用。”

“何至于如此?”冯二娘变成闲谈的神气,“这位陈相公,想来脾气很怪。”

“脾气倒不怪,就是悭啬,一钱如命!徽州人会打算,也不像他那样。”

“怎么,不是扬州人?”

“不是!他只不过有个表兄是本地人。”由此,吴太太便谈起陈锡元的来历。

陈锡元的表兄名叫赵昌祺,是扬州的盐商,也开着当馆。当馆朝奉是徽州人的专业,赵昌祺便将陈锡元找了来,在他们所开的“元昌典当”账。

陈锡元很诚实,也很能,于是当赵昌祺的盐厂司事卷款潜逃以后,便将他调到盐厂去事,负责向领了本钱去煮盐的“灶”收盐。这个职司比坐堂皇的典当朝奉辛苦得多,但息优厚,不到三年就积储了上千两银

有一年的天气特好,海边上的“晒盐”多得无法运销,而贩卖私盐又是犯法的勾当,只有堆在那里不,价贱如泥。吴宁认为大可收买,蚀本无几,要赚却能大获其利,譬如赌钱,不妨碰碰运气,劝陈锡元联手来这笔生意。

本轻利重的生意,自然可以。于是每人了一百两银,买了许多盐,待价而沽。说也奇怪,就在他们那票盐刚了仓,天气大变,飓风狂,豪雨不止,海滨一带漂没的盐田,不知多少。

这一场意外的灾变,替陈锡元与吴宁带来意外的好运。盐价一夕之间大涨特涨,每人赚了八百两银

陈锡元的来历是表明了,但吴太太却不再提起小哥的事。冯二娘也不问,只探明了陈锡元在城里的住址,告辞而去。

冯二娘回到家立刻动手,开单买办料,整整费了两天的工夫,才制成四样菜四样心。雇个人挑了盒,由她的爹李老,带着小哥一起城去拜访陈锡元。

这是很突兀的事,但陈锡元很快地就接受了突兀的事实,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掌握的机会。

因此,当李老叙明来意,说由于吴家的机缘,愿意将小哥拜在陈锡元膝时,他中连称“不敢当”,而在行止上却是居之不疑地受了小哥的大礼。

从这天起,小哥就住在陈家。他不但聪明伶俐,而且勤俭谨慎。陈锡元喜望外,每次听到他喊“爹”时,总有一无可言喻的满足的觉;但夜静更,回想着小哥喊“爹”的声音,却也有一无可言喻的怅惘的觉,不知哪一天才能听到小哥“爹娘”并称?

半个月以后,小哥想娘了,陈锡元便亲自送他回家,希望借此机会一睹冯二娘的颜。但他失望了,她本不曾面,是由李老接待。

“还听话吧?”李老摸着小哥的问陈锡元。

“好听话。”陈锡元一半实、一半讨好地说,“我带他各应酬,真正是人见人,个个夸奖。”

“孩坏了。他娘说过,玉不琢,不成。孩不好,爹的尽打,他娘绝不心疼。”

“这么好的孩,我怎么舍得打?”陈锡元说,“请老人家告诉二娘,在我那里,决不会委屈孩,请她放心。”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【5】【6】【7】【8】【9】【10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